周公在总结殷代的教训的基础上,颁布《尚书·酒诰》时指出:“我闻亦惟曰,在今后嗣王酣身,厥命罔显于民,袛报越怨不易……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周公总结殷商灭亡的教训,可以说是对后世很有借鉴作用。周代虽然禁酒,但并非一概而论。
按照周初所发布的文告,对于有些饮酒的人可以稍作宽大处理。对饮酒这一饮食行为处以极刑,表面上看起来是周公政策非常的严苛,实际上是周人不想因酒而重蹈覆辙。将商、周执政者对于酒政,截然相反的政治态度进行比较之后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商辛耽酒,殷道以之亡;公旦陈诰,周德以之昌”。
可以看出由于统治者对饮酒的不同态度,商周统治者实行不同的吃酒禁酒政令,使饮酒行为上升到政治高度。因为饮酒无度“在官者殆于政也,在下者慢于令也”。宋人窦革在《酒谱》中提到,大战在即而主将子反却酒醉误事,不仅使楚国丧失作战时机,同时也丢掉自家性命,其饮酒行为贻误战机,危及国家的利益可以称的上是另一个典型。
类似这种因饮酒误事的情况在古代官场上有很多例子,子反由于酒醉而丢掉整体作战机会,和自己的性命不是仅此一例。翻开史书可以看到从古至今,许多人因为饮酒没有节制,轻则失财错过机会,重则丢掉身家性命。
大到国家兴衰,小到个人前途命运,饮酒无度却是起到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一个王朝的兴废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不能因此而把饮酒当成政权瓦解、国家灭亡的全部原因,对待历史问题要全面地分析。
在先秦人民社会生活中,统治阶级对饮酒行为在政治上的规范,有禁酒令、饮酒礼仪规定等,这些让酒文化有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在日常生活中,酒的调剂作用使得饮食生活富有乐趣,由此而产生与酒有关的文化艺术,因酒而形成的娱乐活动。周公用礼来规范社会上一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