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厂家都不愿亏钱,化肥降价后续连锁反应,最终由谁来承受
发布日期:2022-8-20 发布者:xinxian5 共阅490次 打印本文
【文章字体:

农业是我国发展的一大主力军,而作为农业发展的“经营者”——我们的农民伯伯,更是精心照料着我们的粮食;粮食作物的成长需要的除了精致的照料,还需要营养的供给;作为营养的供给物——化肥,更是不可或缺。

可随着经济市场的迅速发展,化肥等一些农用物资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粮食的生长离不开肥料的滋养,那就使得农民身上的重担又重了一些。

为了减轻农民肩上的重担,农资的价格也在调整中,若是将化肥的价格进行下降处理,然厂家和经销商都不愿意亏钱,那么这个化肥的降价后果由谁来承担呢?由农民承担?由政府承担?还是由厂商和经销商一起承担呢?

市场上我们所熟知的化肥就有很多种,更何况是我们之前未曾见到过的化肥的种类呢?化肥的涨降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一些相关物质的涨降情况。化肥的种类颇多,每种化肥都有各自的特别的用处,也各有相似的用处。

这就使得不同的化肥可能还是彼此的替代品;当然粮食作物的生长不单单是靠无机肥料还需要有机化肥的共同作用,才能使得粮食作物长更好、产量品质更好,这无机化肥和有机化肥之间就算是互补品。

为什么说不同的化肥还是彼此之间的替代品呢?因为它们的用处很相似且功效一样,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代替。当其中一种化肥的价格上涨,另一种化肥的价格不发生改变时,人们都会选择那个价格较低的化肥,该厂商和经销商的利润也会随之而涨;若是无机化肥的价格整体上涨,那明面上也就不存在有替代品这一说法了。

无机肥料价格的上涨会让大多数的农民选择有机肥料,但即便是有免费的有机肥料,也无法使得粮食增产,让粮食的品质和质量变得更好,除此之外还会使得大量的农民因为这件事而发愁。

为什么说无机化肥和有机肥料是互补品呢?因为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就像脚上的鞋子一样,少了任何一只鞋子都不能说成是一双。在化肥生产出来之前,粮食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有机肥料的滋养,有一句俗语“不怕门前粪土堆,就怕屋后黄土”,以前的人们将动物粪便、剩菜剩饭之类的堆积在一起等它们发酵,再拿到田地里施肥。

这样种出来的粮食产量高品质好。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有机肥料已经远远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给作物,所以这才有了无机化肥的诞生,两者一同滋养着粮食作物,促进着作物的生长,使得产量和品质远胜于以前。

那最后农用物资中化肥的价格下降对厂商有什么影响?对经销商有什么影响?那么对哪些方面的影响比较大呢?

在化肥原材料价格不变得基础上,化肥价格的下降会使得制造化肥的厂商无法获得利润,成本的消耗多于收益,造成厂商的亏本;而作为一个商人,厂商为使自己能够不亏本,出售化肥给经销商时会将化肥的价格往上提一部分。

这就会造成经销商需要支付比市场价格还要高的价钱去进货,且出售给消费者时还得按照市场价格来定,这就会使得经销商的利润几乎没有,甚至可能还要倒贴钱,

化肥降价之后无论是对于哪一方面而言都是影响较大的,对于厂商和经销商而言,化肥降价之后自己所获得的利润就会减少许多,虽然化肥的供给增加了,却不能够回本;对于消费者而言,化肥降价之后,能够购买到的化肥数量就会增多,购买化肥的次数就会减少。

对于化肥降价之后带来的后果应该由哪一方来承担呢?我们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化肥降价之后的后果应该由三方一起承担,国家政府可以对此作出一定政策的改革,来维持三方的经济条件。没有哪一方愿意自己亏钱,所以为了让社会更好的良性发展,这样的后果应该由三方一起共同承担。
农用物资的降价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这样农民的负担就会轻许多;那相反的,降价之后厂商和经销商所获得的利润就会很少,甚至可能没有利润还有一些成本费用,这也是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到底应该如何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呢?大家有什么好点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