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助推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实践经验掠影
发布日期:2023-9-11 发布者:admin 共阅3328次 打印本文
【文章字体:

南京强化“两个责任”落实助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地见效,江苏省南京市坚持多措并举,强化责任落实,做好人民群众“舌尖安全”的守护者,争做“助企纾困”企业发展的贴心人。

  压实责任 吹响精准防控“冲锋号”

  自上而下一体推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3名市委常委和6名副市长带头签订包保督导责任书,带队深入A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督导检查,各区党政负责同志紧跟部署深入开展包保督导,形成“头雁效应”。街镇发挥基层食安办作用促进督导包保有效落实。

  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突出风险维度,在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层分级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监管、抽样检验、投诉举报等情况,增加高、低风险两个类别,让工作重点更突出。紧盯重点对象,将市场占有率大、经营额高的重点餐饮单位、食品流通企业以及具有南京本地特色的重点品牌企业提级A级包保,实施重点督导。探索全链条覆盖,针对食品产业的特点,有计划地增加了农业农村部门业态,把种植养殖主体纳入包保范围,由分管农业的市领导包保督导,实现包保督导全链条全覆盖。

  多措并举提高质效。定期提醒任务进度、定向开展排查抽检、创新培训载体形式,开展督导帮促技能大比武,有效提升能力水平。

  靶向发力 细耕食品安全“责任田”

  在全省率先印发《南京市食品企业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培训考核指南(试行)》,有效解决培训考核谁来做、做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组织生产、销售、餐饮等各环节企业开展汇报交流、现场观摩、互查互学,累计对2万多名企业相关人员开展培训。

  选取生产经营规模较大、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性较高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指导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展“食安总监月月谈”活动,现身讲解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好做法好经验,引导食品企业互学互促互帮,推动企业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依托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系统,全市23575家食品经营企业注册“江苏食品经营”小程序,653家在产食品生产企业和20家在产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全部注册“江苏省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系统”,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方面实现了风险管控信息实时报送,“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动态管理。

  创新融合 助推产业发展“新篇章”

  在督导任务清单中增加帮促服务事项,把包保督导与助企帮促创新融合,督导过程中一手规范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一手跟踪问效助企纾困,帮助食品企业纾解难题。

  在督导卫岗乳业有限公司过程中,发挥助企帮促职能,帮助企业加快审批优先兑付各类项目资金7000余万元,给予各项税费减免6820万元,各职能部门指导支持企业申报各类政策项目累计获得近3000万元投资。

  在督导餐饮行业时,针对健康证办理存在程序多、时限长的难题,通过修订《南京市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办理管理办法》优化流程,将办证时限从原来的10~15天缩短至3~5天。在督导连锁食品企业时,针对食品经营许可证存在审批标准不统一、时限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出台《连锁企业食品经营许可便利化措施》,办理时限从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1到5个工作日,食品经营许可证最快当场办结。

  聚焦特色产业开展督导帮促,合力推动南京鸭血粉丝汤产业高质量发展,签署《推动南京鸭血粉丝汤产业发展合作协议》,起草《南京鸭血粉丝汤》团体标准,申报“南京鸭血粉丝汤”集体商标,联合南京鸭产业联盟,促进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集聚发展开展督导帮促,大力建设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开辟2万余平方米区域建设预制菜等小微生产企业孵化区,依托国家级农创园,提升集中区配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园区,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分类施策 定向发力

  烟台推动制止餐饮浪费工作高效纵深开展

  制止餐饮浪费是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反食品浪费的重要环节。山东省烟台市紧紧围绕社会公众、餐饮服务经营者和监管部门三个层面,通过分类施策、定向发力,实现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常态高效纵深开展。

  多方联动 深入宣传

  针对社会层面,烟台市多方联动深入宣传,确保制止餐饮浪费深入人心。加强同主流媒体合作,广泛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科普反食品浪费知识,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生活新风尚。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进校园活动,通过科普宣传让广大师生充分了解保障粮食安全、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和教育广大师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并积极参与到制止餐饮浪费的文明行动中。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夏季消费季餐饮服务安全整治等活动,在城市商业综合体、人流密集街区、餐饮服务单位等场所广泛张贴宣传标语,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形成铺天盖地、大街小巷的浓厚宣传氛围。

  目前,全市已设置反食品浪费提示牌4.5万多个,张贴“反对浪费、崇尚节约”宣传海报5.1万余份,做到了“进屋有指引,墙上有宣传,桌上有提示”,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按需点餐、餐后打包,大力倡导光盘行动,有效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杜绝食品浪费的意识。

  以案释法 警示引导

  针对经营层面,以案释法警示引导,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规范经营。结合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督导检查工作,将制止食品浪费作为落实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的重点内容,通过制作发放“致餐饮服务经营者的一封信”,明确相关要求,增强主体责任意识。紧盯网红餐厅、自助餐厅、美食街等消费量较大的热点主体,积极推广“小份菜”“半份菜”做法,以醒目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在重点时段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鼓励各方对餐饮浪费行为监督举报。建立了“红黑榜”公示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典型案例除向社会公开宣传外,还通过餐饮监管工作群实时转发到各餐饮服务经营单位,督促有问题的经营单位及时自查自纠未主动提示、诱导点餐等违法行为。

  同时,针对网络餐饮服务监管新要求,定期对第三方外卖平台进行约谈提醒,督促平台按要求对餐品进行准确描述。今年以来,已开展随机查餐厅116次,发布反餐饮浪费“红黑榜”38期,对50家餐饮服务单位给予了行政警告处罚。

  建章立制 加强考核

  针对监管层面,建章立制加强考核,推动形成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将制止餐饮浪费列入落实“两个责任”、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等年度重点工作,纳入“清洁厨房”评价标准,着力打造烟台新都汇、朝阳街、所城里、万象汇等多条美食示范街区,在街区全力营造制止餐饮浪费的舆论氛围,切实将示范街区建设与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有效结合、同步推进。

  加强常态化宣传,以学校食堂、单位食堂、餐饮外卖、婚庆酒店和自助餐酒店等为重点,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持续营造制止餐饮浪费的浓厚氛围。

  强化工作考核,依托烟台市食品药品安全生产指挥部“红黄蓝”考核机制,将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情况、检查情况、案件曝光情况等纳入对各区市党委政府的评价考核体系,每半月进行一次“红黄蓝”亮牌通报,有力保障了全市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持续高效开展。

  聚焦风险 系统发力 示范提升

  威海多措并举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

  农村市场一直以来都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针对农村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差、管理水平低,农村大集食品摊点流动性大、监管困难等突出问题,山东省威海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靶向治理,外引示范引领,内促规范提升,大力推进农村食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聚焦风险 靶向整治

  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攻坚行动为契机,建立健全食药安委成员单位之间、市场监管系统内部双重风险会商机制,定期组织召开风险会商会议,多角度多层级深入梳理分析排查本市农村食品安全风险点,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台账并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着力解决阶段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难点。

  一是猪肉检验、检疫合格证滥用,存在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猪肉隐患风险。威海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猪肉检验检疫证件专项清查活动,聚合全市市场监管力量,逐家登记猪肉进货来源、数量、检验检疫证号和标注重量,将检查数据实时汇集并进行分析比对,6小时内累计检查猪肉经营单位1118家,发现“一证多发”的猪肉批发商21家,查处5起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猪肉的违法行为,涉案猪肉1000余公斤,罚没款40余万元,严厉打击了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猪肉违法行为。

  二是部分农村大集经营者违反《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规定,存在经营散装酒等违法经营行为。组织开展摊点经营散装酒专项整治,对全市148个大集、早夜市实施全覆盖检查,发现问题102个,均督促整改到位,有效消除了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风险。

  系统发力 社会共治

  一是深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市场监管、公安等6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三无”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立案查处165起,罚没款175万余元,查扣各类食品13.2吨,移交公安部门立案6起,吊销许可证2起。

  二是加大食品安全检测力度,在全市农贸市场、农村大集等常态化组织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充分运用食品快检和监督抽检相结合的监管手段,推行“食安检测+执法稽查+科普宣传”模式,依法从严查处不合格违法行为,提高广大群众对农村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和满意度。

  三是在全市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统一建立食品摊点备案系统,建设食品摊点监管平台,推动全市食品摊点入网建档,实行“一摊一码”管理,创新数字化食品摊点公示模式,推动农村大集市场开办方落实主体责任,提高智慧化监管水平。

  内外结合 示范提升

  针对农村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坚持内外结合、双向发力,深入推进农村食品经营管理规范提升。

  一方面,对具有农村特色的大集食品摊点经营者,积极争取将“打造食品摊点示范区”纳入市政府补短板项目,以市食药安办名义制定食品摊点规范管理地方标准,细化食品摊点“六项标准”,明确摊点管理责任、备案办理流程和证件公示要求,在全市打造3处信息化可视化食品摊点示范区,强化标杆引领,推进食品摊点规范化管理。推进农村食品供应商规范化管理,依托省局“山东食链”追溯平台,全面建立农村食品供应商底数清单,强化仓储、配送、临期食品回收、食品信息上链运行等全链条监管,压实食品供应商主体责任;同时将抽检重点由以农村零售门店为主转向以农村食品供应商为主,提高农村食品抽检靶向性,抽检合格率保持98%以上。

  另一方面,依托家家悦集团等本地大型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发挥其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化优势,推动商贸流通资源下沉到农村,在每个农村乡镇驻地建立超市门店,辅助制订标准化超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全市共建立农村家家悦超市85家,标准化样板店4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综合施策治“三小” 彰显民生大担当

  西安持续开展食品“三小”综合治理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小摊贩在方便群众生活、消化地方农副产品、解决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体现地方特色、传承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陕西省西安市“三小”数量庞大,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西安市积极回应群众呼声,持续开展规范整治和示范创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赢得群众支持点赞。

  “高”字着眼 当好顶层“设计师”

  成立西安市食品小作坊综合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全市食品小作坊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市食安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协调市场监管、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建立部门间信息交流、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机制,确保整治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严格落实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小作坊全面提升三年工作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西安实际,制定下发《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示范户创建工作方案》,对整治提升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推动“三小”由“小散低、脏乱差”向“小而精、名特优”转变,向“精特美”转型升级,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精”字至上 抓好创建“硬指标”

  针对“三小”生产经营规模小、条件简陋,标准规范缺失,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食品安全意识淡漠等问题,在综合整治提升的基础上,西安市积极开展食品小作坊示范户、餐饮服务示范街区和单位创建活动,以整治提升推动示范创建、以示范创建展示整治提升成果,形成了规范统一、标准先行、典型引领、整体提升的良好格局。

  制定《西安市食品小作坊示范户创建标准》,修订《西安市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基本要求》,发布《西安市允许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食品目录》,编印《〈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违法行为及处罚依据》等配套文件,同时依据《西安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分类评定标准》,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全部实行量化分级评定,将评级结果向社会公示,引导消费者看“笑脸”选餐馆,切实让整治有目标、创建有标准、评定有规范。

  “考”字把向 用好考评“指挥棒”

  把食品小作坊示范户创建纳入省、市考核项目,将创建任务具体分解到各区县,由各区县组织实施,并进行初步验收。市局根据各区县初步验收情况,按照小作坊示范户创建标准对区县初评筛选的小作坊示范户进行检查验收。

  同时对之前认定为食品小作坊示范户的,进行双随机检查和抽查。对管理滑坡,不能持续保持标准状态的,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取消其示范户资格,并在全市通报。

  组织召开小作坊整治提升现场培训会,促进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的“西安模式”。专题组织全市食品小作坊示范创建验收工作培训会,促进了各区县局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确保了年度重点工作按既定目标保质保量完成。

  “心”字托底 唱好民生“主题曲”

  西安市每年将小作坊的改造提升列为政府每年惠民实事之一,始终把规范提升工作转化为“三小”从业者改善环境、严格管理、优化服务的动力,转化为监管部门提高全市食品安全水平、为老百姓谋利解忧办实事的能力。

  特别是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该市把保障好食品小作坊作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抓手,坚持稳中求进、疏堵结合、打扶并重,积极促进小作坊规范管理、健康发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紧紧把握“六稳”“六保”新形势,以餐饮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开展“文明餐桌”行动,禁止买卖、食用野生动物,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作为主要内容,有序开展餐饮示范街(区)和示范单位创建及餐饮业质量提升行动,创建餐饮示范街区45条,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示范户625家,形成了“小作坊集中加工、小餐饮整治提升、小摊贩统一管理”的创新监管模式,真正使“三小”规范提升工作成为社会认可、群众满意、党和政府放心的民心工程。

  建平台 提质效 促发展

  石家庄推进食品抽检核查处置工作行稳致远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始终坚持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在创新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在搭平台、提质效、促发展等方面求突破,进一步加强食品抽检核查处置,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数字赋能 搭建核查处置智慧平台

  核查处置工作涵盖任务领取、报告送达、现场检查、异议复检、原因排查、行政处罚、整改复查等多个环节,工作链条多、周期长。

  为有效提升工作效能,石家庄市构建了食品抽检数据智慧平台,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实现对全市核查处置总体情况、单项工作进度、立案率、多批次不合格情况等多维度实时展示,市、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及市场监管所均可随时调阅工作进度,有效杜绝进度缓慢、超期处置等情形,保障了核查处置各环节的有序衔接,提升了核查处置工作效率。

  强化机制 着力提升核查处置质效

  围绕食品抽检核查处置“五个到位”,用好“三项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一是强化风险会商。以食品抽检信息为切入点,每月、每季度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有关科室及专家对食品抽检、核查处置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研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告诫,着力消除风险隐患。

  二是强化提质增效。持续完善系统填报工作规范,严把“三必须”“三禁止”六条红线,重点从规范性、准确性、有效性等方面常态化提升核查处置工作质量。定期开展核查处置“回头看”,组织自查自纠和案卷评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总结经验,提升工作成效。

  三是强化跟踪问效。将多年度连续检出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年内检出两批次以上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列入风险清单,实施事前提醒、事中督办、事后通报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原因排查、整改复查、行政处罚进度,并严格审核处置信息填报质量,形成处置工作合力。

  2022年以来,全市13家多批次不合格食品生产单位被吊销或注销生产许可证。

  精准帮扶 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帮助食品企业查摆问题,分析原因,落实整改,石家庄市多措并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汇聚行业专家。吸纳食品监管、执法稽查、检验检测等行业领域专家,建立食品安全核查处置专家库,采取“一企一策”“未病先治”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管理漏洞等问题。

  二是深挖问题根源。通过现场排查、分析研判等措施,帮助企业找“病灶”、挖“病根”,指导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到位。采取集体座谈交流、集体会商等方式,对存在的共同性、行业性问题,从生产工艺、操作规范、原料使用、出厂检验等环节“问诊把脉”,共同研究分析问题原因,优化整改方案。

  三是开展“大走访、送服务”专项行动。深入企业摸实情、送政策、解难题,针对企业产品特点、从业人员岗位需求,分类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和岗位技能培训,指导企业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四是推进“两个责任”落实落地。定期向包保干部通报包保企业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情况,督促指导企业认真开展问题原因排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督导检查的针对性。

  今年以来,全市共派出专家组帮扶企业40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56条。在整改完成后,对20家被帮扶企业开展跟踪抽检,经检验全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