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补贴发放有机肥料 帮助果农提质增产
发布日期:2022-10-31 发布者:admin 共阅450次 打印本文
【文章字体:

为提升汶川县甜樱桃和脆李子等特色水果品质,实现化肥施用节本减量、提质增效,保证特色水果增产,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连日来,汶川县以“政府补贴+农户自筹”的形式,向农户发放有机肥料。

10月29日,在灞州镇联合村,村民们正在卸肥料现场一派忙碌景象。“这一次购买肥料,政府的补贴力度很大,老百姓也踊跃购买,我们村专门组织了货车来转运。”灞州镇龙溪村农户陈金发说道。

近年来,由于汶川县特色水果的水肥管理措施跟不上,多年来重化肥轻有机肥,不仅造成了土壤酸化、板结,还造成了根瘤根腐病,汶川县特色水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品质下降。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用有机质含量达60%左右的新型植物源生物有机肥来提升土壤肥力。

此次补贴发放的微生物肥料,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同时含有多种有机酸、肽类,还包含氮、磷、钾等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今年,汶川县按照财政补贴50%,农户自筹50%的方式,采购了3425吨生物有机肥发放给农户。

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专家莅临武大绿洲调研交流

2022年10月16日,湖北省政府参事、二级研究员梁华东教授,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年介响,华中农业大学规划设计院副总规划师郭勇一行莅临武大绿洲集团楚强生物公司考察调研。武大绿洲集团副总经理刘取、副总经理朱高峰、武汉大学&武大绿洲联合研发中心执行主任陈娇、高级绿防工程师余浩、总经理助理陈意扬等人陪同接待。

陈娇主任带领大家参观了公司展厅,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武大绿洲公司理念、优势技术、核心产品以及绿色防控体系,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武大绿洲。

随后,陈娇主任带领大家参观了武大绿洲绿色防控生态小镇,讲解了绿防小镇运用绿色防控体系及配套器械,基地病虫害得以有效控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梁华东教授等专家领导对武大绿洲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防控体系表示十分认同,并对武大绿洲提出的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微生物肥料专家团队组建、公司实验室提档升级、企业人才评定等方面问题给予指导。武大绿洲将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需求,通过与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推动企业均衡发展,打造解决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的龙头企业。双方达成共识并明确后续深度合作。

附: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简介

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成立于2013年,是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公布增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企业)依托单位名单的通知》(农科教发〔2013〕9号)文件批准设立的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生物有机肥料科研机构,是全国唯一的专业从事生物有机肥料科技研究国家部级创新平台,是我国生物有机肥料科学技术的最权威机构之一。

实验室是由从事生物有机肥料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管理部门、服务机构,生物有机肥料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畜禽粪便、秸秆、加工废渣等废弃物处理企业,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企业,生物有机肥料原材料、设备、金融等供应服务企业,生物有机肥料使用种植企业等单位以及科技人员组成。实验室有多名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委员或者顾问,有来自国内外的专职或兼职科研人员上百人,有遍布全国的十多个研发基地。

实验室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专职、聘用、联合研发、产学研合作等形式组建了“有机肥发酵及低成本高效率工艺研发”、“微生物肥料菌剂筛选鉴定”、“有机质微生物及氨磷钾高效混配研发”、“生物有机肥料功能化研发”、“测土配方及生物有机肥料专用化研发”、“土壤酸化及重金属污染治理研发”和“连作障碍及土传病害防治研发”等数个研发团队和科技项目。实验室通过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检测机构和肥料管理部门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技术研发、交流和合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实验室将按照“1、2、4、6”创新工程(即每年申报1项以上科技成果奖励,每年申报2项以上政府科技项目,每年发表4篇以上科技论文,每年申报6项以上国家专利)目标完成科技研发工作,为“生物有机肥料产业黄金十年”快速高效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