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山: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打造农产单品品牌
发布日期:2023-11-6 发布者:admin 共阅724次 打印本文
【文章字体:

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特聘专家、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刘晓山受邀出席论坛并作了题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打造农产单品品牌》的主旨演讲,对我国绿色有机农业建设背景、经验与路径进行了深入解读。以下是演讲全文。

有机农业是一种韧性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在降低工人与化学品的接触、减少农药的残留和使用、提升土壤的质量,同时有机农业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总之,从这些角度来讲的话,有机农业在减少碳排方面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有研究机构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农业的发展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改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营养不良状况和保证食品安全;二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即满足人类对农产品和食物需求的同时,做好农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保护农业的生产潜力。

据《2023年度有机产品认证和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有机产品销售额高达877.6亿元,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有机农业种植国。从我国农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当前我国农业已开始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社会需求来看,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种、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有机农产品越来越青睐。从全球有机农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占全球份额约9.1%,因此打造有机品牌,推动有机农业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2021年,中国各类有机产品产值总计为2482亿元,其中有机加工类产品的产值最高,为1123亿元,占有机产品总产值的45.2%。近5年,中国国内有机产品销售额逐年增长,2021年贸易额为2017年的1.65倍,达到951.6亿元。中国有机产品生产、加工及市场总体稳步发展。

根据全球有机农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我国有机农业必须围绕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谋发展,要进一步提升有机产业发展的潜力,关键在有机品牌的打造。当前全球有机农业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有机产品的销售额不断增加,我国从事有机农产品种植、生产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行业内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少。总的来看,存在有机种植面积和规模较小,农民的有机意识和生产方法较弱,科技研发和成果运用不足,投资收益周期长、风险高,有机农产品认证不规范、价格偏高以及概念模糊、市场信任度低等问题。打造和擦亮有机农业品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四川省西充县自2003年与“有机”结缘,20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扣“生态田园.有机西充”战略目标,全域发展有机(做到建有规划、做有标准、干有保障),全链打造有机(不断壮大有机主体、延伸有机链条、拓展有机体验),全面推广有机(坚持塑造品牌、提升品质、扩大影响),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县到现代农业强县的华丽“蝶变”。全县建成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5万亩,其中有机认证面积达16万亩,认证品种105个,包含充国香桃、二荆条辣椒、黄心苕等,有机农业总产值达35亿元,规模稳居西南第一。先后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21项国家号殊荣。每两年举办一次亚洲有机大会(峰会,已经连续举办5届,共有美国、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出席。亚洲有机峰会永久会址落户西充县义兴镇有机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有机产业带动企业农民增收。百色市是革命老区,也是深度贫困地区。该市充分发挥优良生态环境的优势,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农产品达到70多个。百色市凌云县建成6667公顷有机油茶籽基地,为广西面积最大的有机农产品基地。有机油茶籽产量8000吨,产值达2.08亿元。有机企业采用“公司+村‘两委’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运营模式带动精准扶贫,集中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惠及农户2.1万余户,发展特色有机农业成为凌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结合四川西充和广西白色有机农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我就推动有机农业品牌打造提出几点看法:

一、以地域资源禀赋为基础,在凸显土特产上作文章

一是要立足自然资源禀赋。要扎实调研、理性分析、客观比较本地的自然资源禀赋能产生的产品价值和优势,因地制宜在选准土特产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上作文章,发展有机产业。二是立足传统文化禀赋。产品既要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富有传统饮食文化的习惯、符号和当地风土人情故事,保持其浓厚地域色彩和独特性;同时又要积极跟上、适应全球科技和产品质量竞争需要,形成我国土特产的有机品牌文化,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和文化符号。三是要立足本地人力资源禀赋。

要发挥好本地产业、制作业能工巧匠的作用,培育更多的乡村工匠,带动引入更多的人才与广大群众投入有机生产和制作;要加大对消费者特别是当地群众对本地土特产品牌潜在价值的挖掘和宣传,激发群众创造力、享用力和使用权力。

二、以区域品牌优势为支点,在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区域公共类和市场类品牌并重。打造有机产业品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品牌战略水平、品牌举措成效,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当地中共党委、政府的眼光和能力。通过政策措施和市场实践,推动建立市场主体与广大群众的利益联接机制,实现群众增收,并激发市场主体和群众积极性,实现人民主体、人民主创、人民主推、人民主享,从而推进做强市场类品牌,让公共类品牌与市场类品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是坚持老品牌和新品牌并重。有机农业品牌建设,要坚持视产品质量为品牌生命,以质量标准支撑品牌信誉。要根据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发展规律等要素,提前做好综合分析研判,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擦亮老品牌。同时,关注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注重更新换代或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塑强新品牌。三是要坚持三产融合和城乡一体发展并重。发展有机产品、建设有机品牌,必须加大科技研发和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条,完善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配套设施,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上下功夫。

三、以跻身全球贸易为目标,在做强单品特色品牌上谋突破

一是要为本地的有机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创造条件。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做市场调查和预期分析,锁定瞄准消费地区和人群,在围绕自身特色优势产业,做强产品品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对接国际标准,拓展国际市场。二是在特色单品品牌标准和平台体系建设上下好“先手棋”。我国拥有优质农产品单品的数量、质量优势,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拥有聪明勤劳的人力资源等优势,只要认真科学地做好调查研究,尊重市场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政策举措,瞄准消费者需求,在做强单品特色品牌上谋求突破,就一定能打造出许许多多国际有机农业大品牌,从而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健康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